hjc888黄金城官网入口

文化熏染以立德 艺术陶冶以修能——汉江师范学院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7-11-30作者:点击:[]

回顾往昔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牢记使命。近日,以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成果为主体申报的校园文化成果项目荣获2016年度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这虽然是一个迟来的肯定,但仍然给多年来为该平台默默奉献的教育系师生们带来了莫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推动、夯实、创新该平台的决心和信心。

一、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的初心和使命

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设计和建设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使命是修能笃行。具体讲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对于培养多科型乡村教师的要求,提升乡村教师艺体美素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乡村教师资源。具体做法是把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融入到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推动了我校小学教育专业“3+X”多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保教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升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体美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围绕“课、话、书、歌、画、舞”六个典型的艺体美素质要素搭建起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构建以倡导、习练、展示“新六艺”为主线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研究、指导、组织、实施团队,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制度保障,充足的资源条件,合理的考核评估办法,力图对提升学生的上课、课件制作;普通话与口语表达;阅读与三笔字;歌唱与器乐;简笔画与环境创设;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等方面的艺体美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过程与措施

该项目从2009年9月开始立项;2009年9月—2011年9月为考查调研、资源整合、理论探索和零星实践阶段;2011年9月—2013年9月是初步实践阶段;2013年9月至今是平台稳定运行阶段。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展调研论证,做好顶层设计

调研论证提供持久动力。通过调研发现,单纯靠课堂开展较大规模的艺体美技能和素质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和学生都有在课堂之外继续教学的愿望,但受资源和时间限制多;具有包括艺体美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是乡村小学、幼儿园迫切需要的,这些为我们建设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提供了持久动力。

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团队成员在平台试运行过程中,逐渐完成了艺体美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理论思考《文化熏染以立德,艺术陶冶以修能》,并陆续出台了《教育系新六艺文化节活动安排》、《教育系新六艺活动设计指南》、《教育系新六艺活动层次指南》、《教育系各专业各个学期专业级能达标安排》等文件,完成了平台的顶层设计工作,为平台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整合各种资源,搭建习练平台

资源整合为平台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团队成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设备资源和实训资源的整合。现在已经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艺体美学科齐全的指导老师团队和组织、策划、推动、实施团队;把学生寝室、班级教室、实训教室以及报告厅、剧场等场地进行了合理规划;整合和购置各类音响、多媒体、器乐、画具、服装等设备器材;编制教育系实训室借用管理办法,轮流安排各专业、各班到相关实训室进行习练。

平台建设为艺体美素质提升拓展了空间。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基础上,搭建起了“个人单独习练—寝室共同习练—班集体到实训室强化习练—学校大舞台比拼”等全面立体的习练平台,拓展了艺体美素质提升的空间。

(三)品牌项目驱动,榜样示范引领

品牌项目是平台运行的增压器,榜样引领是平台运行的强心剂。从个人层面的“新六艺小明星”“知行之星”评选,到寝室层面特色寝室创建,再到班级层面的“班级汇报”演出、班级合唱表演,全系层面的新六艺大观园暨新六艺小明星颁奖晚会、“三笔一画大赛”、歌手大赛,各类演讲、辩论赛,儿童故事创编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儿童歌舞创编大赛等,搭建了五个层次的新新六艺习练成果展示平台和完善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同时,还鼓励和推荐优秀分子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大赛。通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项目驱动,“冠名小明星,搞好传帮带”的榜样示范引领,人人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实现了平台的良性运行。

(四)开展考核评估,成就良好学风

考核评估保障平台运行效果,良好学风是平台运行必然结果。通过选拔教育系艺术团、合唱团团员,并颁发聘书;通过活动量化考核评分记录每位同学在课堂学习、课外习练、各种舞台展示成绩;组织艺体美教师依照各专业学期技能达标考核办法,每学期考核几项技能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在学生毕业之前对每位同学进行一个总体的资质认定,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成就了教育系良好的学风、系风。

三、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成效与经验

(一)工作成效

1.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有四届共计5000余名毕业生接受了该平台的锻造和洗礼。

2.解决了艺体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缓解教师“教”和学生“学”双方都“畏难”的情绪,课堂习练不充分的问题,让艺体美课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的典范。

3.近年来共计获得省级赛事奖项19项,市级5项,校级60余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大幅增加。其中连续5年在湖北省小教联盟教师技能大赛上获得多项重量级奖项,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4.教育系“新六艺”特色育人平台建设成果,为湖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综合素质目标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三等奖《师范生语言素质培养体系整合优化与实施》两项成果提供了大力支撑。

5.积极推广建设经验,与兄弟院校、系部共成长。近年来,先后有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仙桃职业学院、新疆博州中职学校等兄弟院校来我校交流学习教育系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也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推介教育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素质提升平台建设成果。

6.承担重大演出任务,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在2012年7月20日——9月29日,教育系500余名学生参与《武当大兴600年盛典活动》演出,光荣完成任务,活动先进集体,个人二等功等荣誉;2014年20余名学生参加十堰市《清廉颂》文艺汇演获三等奖。

(2)教育系艺术团、合唱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十堰市各单位文艺汇演、送演下乡活动20余次;教育系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坚持开展送教、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

(3)湖北教育网、秦楚网、文明十堰网、校园网等媒介多次报道我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艺体美素质提升平台活动情况。

(二)工作经验

1.找准理论依托。新六艺特色育人之路凸显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隐性化的转向,强调载体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和艺术育人的功能。

2.坚持立德树人与修能成才相结合。新六艺特色育人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统一,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目的。解决了为活动而办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张皮;活动办的越多越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矛盾。

3.搭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习练与展示平台。根据习练和展示需要,设计了个人——寝室成员——班集体——系组织——校社团五个层级的习练平台,打造了新六艺小明星冠名——特色寝室创建——班级汇报演出——系内品牌活动打造——校内外大型活动和赛事的承接与参与等五个层级的展示平台。

4.注重全员参与。将新六艺育人的观念深入人心,新六艺育人的时间分布于整个大学生活的各个时段阶段;新六艺育人的空间从教室拓展到寝室、各类实训室和竞技场所,新六艺育人的形式拓展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六艺育人要求全员参与,从寝室、到班级、到专业、再到年级,最后整个系的综合汇演,提倡不让每个学生置身事外,不让每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理念。

据了解,在教育系新六艺育人特色育人平台的长期建设和实践过程中,教育系领导、艺体美老师、全体辅导员和各学生干部组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指导,再到一线督导,最后考核评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周末、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他们是此平台长期坚持运行的人力保障;教育系各教研室的老师们围绕该平台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巧妙的将平台建设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加深了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契合。此外,也非常感谢校学工处、团委,各系部对该平台建设提供的人力、场地、服装、设备等方面的支持。